·著名艺术家许峻铭书法作品在法国巴黎潮洲会   ·香港的教育要从幼儿园开始学习中国的传统文   ·著名艺术家毛学校书法作品在法国巴黎潮洲会   ·著名艺术家侯玉华艺术作品在法国巴黎潮洲会
您的位置:主页 > 国学频道 >

20部国学经典,20句经典语录,教你为人处事

本文导读:1.《论语》孔子(春秋公元前551前479) 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。在邦无怨,在家无怨。 自己不喜欢的事不要强加给别人。在诸侯国做官不怨天尤人,在卿大夫家做官也不怨天尤人,无论在

1.《论语》—孔子(春秋公元前551—前479)

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。在邦无怨,在家无怨。

自己不喜欢的事不要强加给别人。在诸侯国做官不怨天尤人,在卿大夫家做官也不怨天尤人,无论在哪里做事都不使人抱怨。

2.《道德经》—老子(春秋约公元前571年—前471年)

图难于其易,为大于其细。天下难事,必作于易;天下大事,必作于细。

解决难事要从还容易解决时去谋划,做大事要从细小处做起。天下的难事都是从容易的时候发展起来的,天下的大事都是从细小的地方一步步形成的。想要建一所高楼大厦,就要从最基本的工作做起,把根基打好。根基不稳固,即使大楼再高,再好看,也没有用。

3.《庄子》—庄子(战国约公元前369年—前286年)

君子之交淡如水,小人之交甘若醴。

君子之间的交情,并不因利益驱使,小人之间的交往,却多因利益驱使,利益过后,人与人若过眼云烟。君子之间,不因无利益不互相关心,小人之间,却多因利益关系而互相勾结。

 

4.《孟子》—孟子(战国约公元前372年—前289年)

爱人者,人恒爱之;敬人者,人恒敬之。

爱别人的人,别人也永远爱他;尊敬别人的人,别人也永远尊敬他。

5.《墨子》—墨子(战国约公元前468年—前376年)

志不强者智不达,言不信者行不果。据财不能以分人者,不足与友。守道不笃,偏物不博,辩是非不察者,不足与游。

意志不坚强的,智慧一定不高;说话不讲信用的,行动一定不果敢;拥有财富而不肯分给人的,不值得和他交友;守道不坚定,阅历事物不广博,辨别是非不清楚的,不值得和他郊游。

6.《荀子》—荀子(战国约公元前313年—前238年)

锲而舍之,朽木不折;锲而不舍,金石可镂。

刻几下就停下来了,腐烂的木头也刻不断。不停地刻下去,金石也能雕刻成功。意即要持之以恒而不能半途而废,要目标专一而不能三心二意。

 

7.《韩非子》—韩非子(战国约公元前280年—前233年)

能见百步之外,而不能自见其睫。

能看到百步之外的东西,却看不到自己的眼睫毛。比喻只见远处,不见近处,好高骛远。

8.《孙子兵法》—孙武(约公元前545年—前470年)

知彼知己,百战不殆;不知彼而知己,一胜一负;不知彼不知己,每战必败。

不仅仅是战争,在任何斗争中,双方必定都各有优缺点,要赢得竞争对手,必定要先了解自己的优势在哪里,对于对手,要充分了解他的缺点,以进行目的性的攻击,或者制造机会让对手出错,以此战胜。

9.《左传》—左丘明(春秋约公元前502年—前422年)

人谁无过?过而能改,善莫大焉。

人没有不犯错误的,只要能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,就是最好的了。

10.《楚辞》—屈原(战国约公元前340年—前278年)

尺有所短,寸有所长,物有所不足,智有所不明,数有所不逮,神有所不通,用君之心,行君之意。

尺有它不足的地方,寸有它的长处;物有它不足的地方,智慧有它不能明白的问题;卦有它算不到的事,神有它显不了灵的地方。您还是按照您自己的心,决定您自己的行为吧。

 

11.《吕氏春秋》—吕不韦(战国约公元前292年—前235年)

欲胜人者,必先自胜;欲论人者,必先自论;欲知人者,必先自知。

要战胜别人,就必须首先战胜自己,要批评别人,就必须首先要批评自己;要了解别人,就必须首先要了解自己。

12.《史记》—司马迁(西汉约公元前145年—?)

前事不忘,后事之师。

吸取过去的经验教训,可以作为以后的借鉴。

13.《汉书》—班固(东汉公元32年—公元92年)

水至清则无鱼,人至察则无徒。

水太清了,鱼就无法生存,要求别人太严了,就没有伙伴。现在有时用来表示对人或物不可要求太高。

14.《论衡》—王充(东汉公元27年—公元97年)

进能有益,纳说有补,人之所知也。

推荐有益的贤才,采纳有益的主张,这是人所共知的。

 

15.《陶渊明集》—陶渊明(东晋约365年—427年)

盛年不重来,一日难再晨。及时当勉励,岁月不待人。

一生中精力充沛的青年时期不会再重复出现了,每天最难的是早晨再出现一次。及时的勉励自己继续努力,因为岁月不会等到你醒悟再时光倒流。

16.《世说新语》—刘义庆(南朝宋403年—444年)

宁为兰摧玉折,不作萧敷艾荣。

宁可做遭受摧残的兰玉,也不愿做繁衍茂盛的野蒿。

17.《资治通鉴》—司马光(北宋1019—1086)

君子立天下之正位,行天下之正道,得志则与民由之,不得志则独行其道,富贵不能淫,贫贱不能移,威武不能诎,是之谓大丈夫。

君子处世堂堂正正,行天下之正道,得志便带领百姓,同行正道;不得志便洁身自好,独行正道。富贵不能淫,贫贱不能移,威武不能屈,这才能算得上是大丈夫。

18.《文心雕龙》—刘勰(南朝梁约465—532)

登山则情满于山,观海则意溢于海。

站在山头上,情感就好像弥满了山;在海边看海,想象就好像海水一般地澎湃。观察事物必须全身心地投入,充满热爱,才能有感而发。

19.《传习录》—王阳明(明代1472—1529)

人需在事上磨,方可立得住,方能静亦定,动亦定。

在事上多磨炼自己,让自己见识多了,历练多了,自然遇事不再慌乱,能够从容处理。而如果你只是爱静,爱空想,那是叶公好龙,遇事依旧会慌乱,始终不会有进步。

 

20.《人间词话》—王国维(清末明初1877—1927)

古今之成大事业、大学问者,必经过三种之境界。“昨夜西风凋碧树,独上高楼,望尽天涯路”,此第一境也;“衣带渐宽终不悔,为伊消得人憔悴”,此第二境也;”众里寻他千百度,暮然回首,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”,此第三境也。

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备案/许可证号 京ICP备15029623号-13